5.6 控制范围:用来发现范围偏差,研究变更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、项目文件、工作绩效数据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:数据分析(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)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、项目文件更新
【回顾】范围管理的过程:规划范围管理、收集需求、定义范围、创建WBS、确认范围、控制范围
5.6 控制范围:用来发现范围偏差,研究变更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、项目文件、工作绩效数据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:数据分析(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)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、项目文件更新
【回顾】范围管理的过程:规划范围管理、收集需求、定义范围、创建WBS、确认范围、控制范围
控制范围:发现方案中的偏差
请求的变更、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、已经实际发生的变更
偏差分析,趋势分析
控制范围:偏差、变更;
控制范围
监督项目和产品的范围状态,根据范围基准管理变更,并对范围基准进行维护,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。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、项目文件、工作绩效数据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与技术:数据分析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、项目文件更新
确认范围重点是验收
控制范围重点是变更
5.6 控制范围
目的:监督发现范围偏差,对范围基准进行维护,在整个范围期间开展,避免范围蔓延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,项目文件,工作绩效数据,
工具:偏差分析-分析偏差严重程度,分析偏差原因,确定是否需要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;趋势分析-判断绩效是否在未来进行改变
输出:范围工作绩效信息: 与范围基准对照
变更请求:
项目管理计划更新
控制范围:发现范围方面的偏差 确认是否整改
工具:偏差分析 趋势分析
输出:
1.工作绩效数据
2.变更请求
3.项目管理计划更新
4.项目文件更新
控制范围:
输入:工作绩效数据、项目管理计划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: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
5.6控制范围
请求变更,
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,
已经实际发生的变更。
工具:数据分析
偏差分析:实际与范围基准比较
分析偏差严重程度,原因,是否需要纠正或预防措施
输出:
工作绩效信息:进行评估
变更请求
项目管理计划更新::范围管理计划,范围,基准
确认范围-验收
控制范围-发现范围偏差
请求的变更
推荐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
已经实际发生的变更
数据分析
偏差分析--比较
严重程度
原因
制定措施
趋势分析
预防措施--变更请求
输出
1、工作绩效信息--范围方面的
2、变更请求
3、更新项目管理计划
4、项目文件更新
实际变更也要走变更流程,做评估
偏差分析:是否有偏差,偏差能否容忍
趋势分析
规划范围管理
收集需求
定义范围
创建wbs
确认范围
控制范围
1控制比较,发现偏差,及时变更。
确认范围:关键字 验收
控制范围:关键字 变更
任务22:控制范围
请求的变更、推荐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、已经实际发生的变更。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、项目文件、工作绩效数据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:数据分析(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)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、项目文件更新
项目范围管理的过程:
1、规划范围管理
2、收集需求
3、定义范围
4、创建WBS
5、确认范围
6、控制范围
偏差分析,趋势分析
控制的输出都是4个
1、工作绩效信息
关于项目和产品范围的、实施情况与范围基准对照的、考虑了相互关联及各种环境背景信息的绩效情况,包括:收到的变更分类,识别的范围偏差和原因,偏差对进度和成本的影响,对将来范围绩效的预测
2、变更请求
3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
(1)范围管理计划
(2)范围基准
(3)进度基准
(4)成本基准
(5)绩效测量基准
4、项目文件更新
(1)经验教训登记册
(2)需求文件
(3)需求跟踪矩阵
5.6控制范围
发现范围的偏差(客户主动请求的变更、纠错的变更、已经发生的变更)都要通过“整体变更控制”过程统一处理
过程:
1.输入:
2.工具与技术: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
3.输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