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资源管理:
包括识别、获取和管理所需资源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,这些过程有助确保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在正确的时间、地点,使用正确的资源。
团队资源:人力资源
实物资源:设备、材料、设施、和基础设施
项目经理角色:
管理着、领导者、职业道德
项目资源管理:
包括识别、获取和管理所需资源以成功完成项目的各个过程,这些过程有助确保项目经理和项目团队在正确的时间、地点,使用正确的资源。
团队资源:人力资源
实物资源:设备、材料、设施、和基础设施
项目经理角色:
管理着、领导者、职业道德
规划质量管理:
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或标准,并书面描述项目将如何证明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的过程;
管理质量
管理质量是把组织的质量政策用于项目,并将质量管理计划转化为可执行的质量活动的过程。
控制质量
未来评估绩效,确保项目输出完整、正确,并满足客户期望,而监督和记录质量管理活动执行结果的过程。
组织结构:
1.职能型组织: 1.项目经理没有权力分配资源 2.职能经理给成员下命令
:一种层级结构
:每名雇员都有一个明确的上级
:人员按专业分配
职能经理 组合协调;
2.项目型组织: 项目性组织中,.项目经理的权力最大, 项目结束时,成员容易出现焦虑情绪,会有一种无家可归的感觉
:团队成员通常集中办公
:组织的大部分资源都用于项目工作
:项目经理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职权
项目经理协调分配;
3,矩阵型结构
1.兼职职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的特征
2.项目经了和职能经理共同负责,安排工作优先级并指导项目成员的组织结构;
优点: 提高了项目经理对资源的控制
缺点: 沟通更加复杂
弱矩阵型组织: 保留了职能型的大部分特征, 其项目经理的角色更像是协调员或联络员,而非真正的项目经理。
项目经理协调联络(决策权比较小, 主要是沟通),项目协调员
平衡矩阵型组织: 虽然承认全职项目经理的必要性,但并未授权其全权管理项目和项目资金; (项目经理 和职能经理萧条决策, 项目结束时,项目经理归队,变成职员)
强矩阵型组织: 具有项目型组织的许多特征, 拥有掌控较大职权的全职项目经理和全职项目行政人员;
项目经理专属部门 , 职能对项目经理提供支持,
4.混混合型 组织: 组织在不同层次用到上述所有结构;
PMO: 项目.项目集,项目组合办公室;
PV(Plan Value) : 计划工作量
EV(Earned Value):挣值,挣到的价值, 当前完成的工作量
SV(ScheduleVariance) : 进度偏差,项目任务的净值与预算值之间的偏差。
SV = EV - PV
AC [Actual Cost]: 实际成本
CV [Cost Variance]: 成本偏差
BAC [Budget cost at completion] :基线预算成本(所有PV 总和)
EAC [Estimate at completion] :完成预估
ETC [Estimate (or Estimated) To Complete] :完工时尚需成本估算
CPI [Cost Performance Index] :成本执行指数 (CPI = EV/AC) (> 1 超支)
SPI [Schedule Performance Index] :进度执行指数 (SPI = EV/PV) (> 1 表示提前 , < 1 表示延误)
VAC = = BAC - EAC 完工偏差
敏捷
1. 产品负责人 BA
2. PM (敏捷教练)
3. 开发团队
1. PB 梳理会议
2.产品迭代会议
3, 每日站立会议
4.迭代评审会议
5.迭代会议会议
定义活动
质量控制测量结构
质量测量指标
风险报告
经验教训登记
工具
数据收集: 核对单,用途,
数据分析:文件分析,根本原因分析,rca(因果图),过程分析,备选方案分析
数据表现:亲和图、因果图、流程图、 直方图、矩阵图、散点图
质量规划,成果输出。
质量管理计划:
质量测量指标,项目质量,产品质量;
项目管理计划
项目文件更新
决策:
多标准决策,多标准+权重
数据表现:
流程图,流程活动,判断,sipoc模型(戴明模型),supplier-input-process-output-customer
逻辑数学模型
矩阵图,多角度展示关系
思维导图
测试与检查规划
阿尔法,厂内测试
贝塔,出厂后。
会议
质量管理:
质量政策:高层颁布,
工具:
1,专家判断
2,数据收集:标杆对照、头脑风暴、访谈
3,数据分析:成本效益分析,成本与效益
质量成本:一致成本(预防),项目期间,为避免失败而支付;人机料
不一致成本(质量出事),内部(厂内,项目期间),外部(客户)
COQ 质量成本,通常是项目集管理、项目组合管理,pmo或运营的关注点;因为有些外部成本很看能在项目结束后发生。
偏差分析:
挣值分析:
预测:
财务分析:
数据分析包括:
挣值分析:将实际进度和成本绩效与绩效测试基准进行比较。挣值用预算表示工作量,计划工作量和完成工作量。
针对每个工作包和控制账户,计算并监测以下三个关键指标:
PV EV AC
原计划1000美元, 计划价值(不含管储备)PV 是1000,实际完成85%,实际挣值EV 850;进度偏差SV =EV-PV=-150; 实际成本AC 900,成本偏差 CV =EV-AC=-50
进度偏差: SPI=EV/PV=0.85
成本偏差:CPI=EV/AC=850/900=0.94
总结:SV CV负数,不好;SPI CPI小于不好
BAC 项目完成预算, BAC=PV1+PV2+。。。
TCPI=剩下工作量/剩下钱,大于1不好
FV=PV*(1+%)n;
折现系数, PV=FV*折现系数;
净现值NPV=投资+折现PV(由未来值折回)
投资回收期,投资款收回时间。
偏差分析
趋势分析
储备分析
制定预算:
项目成本预算: 活动成本,工作包,控制账户,应急储备,成本基准,
管理储备
确认范围(验收):
WBS 工作分解结构 : 1.树形图 , 提纲式
输入: 1.项目管理计划
2.项目文件
3.事业环境因素
4.组织过程资产 ;
工具: 1.专家判断 (技术)
2.分解: 1.识别和分析交付成果(仔细研读<<项目范围说明书>>)
2.确定WBS 的结构和编排方法(阶段,模块 ... )
3. 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;
4.为WBS 组成部分制定和分配表示编码;
5.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的程度是否恰当;
输出: 1,范围基准 : (1. 项目范围说明书 2.WBS, WBS词典)
2.项目文件更新:(1.假设日志 , 2.需求文件)
项目章程
项目范围说明书
1、项目章程是一个纲领性文件
2.核对单
3、会议:开会制定项目计划
4、变更管理计划需要放到整体里面,不放到某个领域里面;任何领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领域的变化。
5、配置管理计划:配置指的是项目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生产出来的产品,例如:买回的原材料、设计文档、或者半成品等等。
6、配置管理主要管理的是可交付的
任务30:项目成本管理概述
目的:使项目在批准的预算内完成。
生命周期成本:前期成本、建设成本、使用成本、弃置成本。
总拥有成本TCO
财务效益分析
敏捷环境下的考虑因素:轻量级估算方法
项目成本管理过程:
1、规划成本管理
2、估算成本
3、制定预算
4、控制成本
任务29:控制进度
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状态。
采用敏捷方法控制进度:
每个迭代或者冲刺结束时,通过回顾性审查,对剩余工作计划重新评估
输入:项目管理计划(进度和基准)、项目文件、工作绩效数据、组织过程资产
工具:数据分析(绩效审查、偏差分析、趋势分析、挣值分析(SV、SPI)、迭代燃尽图、假设情景分析)关键路径发、管理系统、资源优化、提前量和滞后量、进度压缩。
输出:工作绩效信息、进度预算、变更请求、项目管理计划更新、进度管理
新兴时间:挣得进度(ES)
SV(进度偏差)=ES(预估时间)-AT(实际时间)
SPI=ES/AT
工时预测=原工时/SPI
需求收集
需求: 根据特定的协议或其他的强制性规范,产品.服务或成果必须具备的条件或能力;
头脑风暴 , 访谈 , 焦点小组, 问卷调查,标杆对照
规划范围管理:
1.需求管理办法
2.范围管理办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