敏捷
敏捷
100 验收标准:外部客户定义的标准
完成的定义:内部质量行为
3:缺人 -- 先谈判
4、自己的锅,赶工, 需要钱
5、答案都可以--看区别--看顺序
8、攘外必先安内
17、仆人氏领导,培养团队
26、文件取小
34、产生分歧-引导式研讨会
范围基准
进度基准
成本基准
1、敏捷团队中常见的三种角色:跨职能团队成员、产品负责人、团队促进者 。
2、看板使用的调度方法:按需排程法,是一种精益的方法,使用基于拉动的调度系统,以保持灵活性和专注于持续交付。
3、1记录2沟通
4、妥协调解:寻找在一定程度上满意的解决方案
缓和包容:各退一步,求同存异。
对工作包有描述作用的是:WBS词典
定义范围:得到项目范围说明书
需求跟踪矩阵的三大有利于:
(1)使每一个需求都具有商业价值
(2)使每一个需求都能被交付
(3)为项目范围变更提供框架
思维导图:创意整合
亲和图:分组分类
头脑风暴: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创意
名义小组技术:排序
原型制作:收集需求,降低返工风险
权变措施:是为了应对未知的未知风险
走权变措施必须要走变更流程
项目章程中包含的都是high level的文件,例如:高层级需求;
项目进入到规划过程之后,项目章程就变得没那么重要;
范围蔓延、镀金:都是禁止的,会将项目推向失败的边缘
范围变更要根据范围管理计划
质量管理计划包含:
客户的质量标准
活动控制质量
质量测量标准
谁提的变更,那么就和谁进行沟通变更
跨职能需求:引导技术
系统交互图:属于产品范围可视化的描述
防止数据偏移:德尔菲技术、三点估算、加权技术
虚拟团队:属于管理团队的工具
来自内部的:镀金
来自外部的:范围蔓延
项目范围说明书包括 范围说明、验收标准、除外责任、可交付成果
滚动式规划:是用来拆解WBS的
假设和制约因素分析:识别风险的工具
定义范围的工具---产品分析
阿尔法测试:客户在内部环境中的测试
β测试:在产品生产环境中测试
1、5、21、22、25、27、28、33、35、54、
效益管理计划:揭示如何获取效益的方法
商业论证:项目是否值得投资
发起人对商业论证,项目章程负责。
如何区分相关方和沟通题
搞事情:相关方题
信息传递,信息交流问题:沟通题
相关方:先看计划,在分析,再私下沟通
规划:范围篇
范围管理计划是变更管理计划的备胎
需求管理计划是配置管理计划的备胎
干系人参与计划是沟通管理计划的备胎
有利于需求的实现
有利于商业价值的实现
为变更提供框架
1st大山
焦点小组:专家参与,产生更有用数据
3个比较分析工具
偏差分析
标杆对照
技术绩效分析
做排序
名义小组:大家对需求的认同度排序
帕累托:问题发生频率排序
多标准决策分析:排序指标
加权技术:权重排序
范围说明书:
范围基准:范围说明书,WBS WBS词典
规划:进度篇
三点估算:进度的不确定性与风险
资源优化
进度压缩
资源平滑
资源平衡与资源平滑
规划:成本篇
制定预算
规划:风险篇
风险发生时 看风险登记册
核对单:组织过程资产,用于提醒基于历史信息来编制,避免出错,由PMO维护
敏感性分析:龙卷风图,用来确定风险对项目结果具有最大潜在影响
单人冲突:先看团队章程,再私下沟通,最后上报
多人冲突:搞团建
OBS 表示工作汇报关系
团队章程(题目中出现不可饶恕的错误)
资源日历:假期
沟通题
不考虑乙方绩效,成本加固定费用合同
范围可不明确,要设定kpi 成本加激励费用合约
产品范围发生变化,项目范围不一定会发生变化;反之相同;
敏捷对应PMP的范围管理:
用户提出的需求可能是:
EPIC
Feature
User story
第一步:细化会 由PO来做的,给下一个迭代产生心愿列表wish list
(1)哪些需求需要拆解
(2)哪些需求需要澄清
(3)对于这些需求进行顺序的排序
每日站会:做了什么,预计做什么,有什么问题
冲刺审查会:是给客户提出变更机会的一个过程
敏捷的变更:
1记录 2分析 3计划
变更的优先级=价值/故事点
价值:是由PO给出的
故事点:代表变更本身需求的大小
对变更进行拆解---排序---澄清
看PMP考试宝典中关于敏捷的内容